怎麼物質獎勵讓孩子越來越被動? -獻給賞罰教養之路疲乏的大人

 


怎麼物質獎勵讓孩子越來越被動?
-獻給賞罰教養之路疲乏的大人。


看著孩子學習的挑戰與挫折,父母總想幫些什麼,協助孩子提升動機達成目標,會和孩子約定獎勵制,如果你有完成該做的事就可以集點數,集滿了可以跟我換獎品。父母想肯定孩子的付出也想激勵更多的內在動機,像是我們希望的自動自發,自律的把事情完成,起初是想讓孩子更積極而提出物質獎勵,結果在沒有觀察孩子反應或調整之下,慢慢怎麼反而更被動了呢?

過渡的獎勵是會減損孩子內在動機的!
其實人在完全沒有獎勵下,當完成了一件挑戰,心裡本身就會產生成就感,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且自信的,已經提升了自我價值!

「動機」,分成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。
*內在動機:是指在從事活動過程中,感受喜悅與滿足,行為本身是基於自己內心需求滿足,如獲得成就感,是有自主性、創造力,且不依賴外部力量的。
*外在動機:因獲得外在嚮往結果而努力達成,像是獎勵、避免處罰、社會認可。
-
社會心理學家實驗研究指出,內外在動機是會相抵觸的,外在動機回報會使得動機偏移,容易削弱內在動機,實驗結果看見,被內在動機激勵的孩子,在學習上更能延續任務並提升能力。

當孩子學習感到挫折,內在動機下降時,我們以外在動機吸引,適度調整小目標,以致於激勵孩子再嘗試,有時很有效果,是因為孩子達成目標外又獲得了喜歡的獎賞。久了會發現,物質帶來的滿足感很短暫,獎賞刺激要調整更好才足以吸引,或是內在動機被過渡削弱甚至忽略,進而產生一種「我決定努力,是為了讓父母滿意,所以要把成績考好,他們如果開心就會給我獎勵」的連結迴路。

但這並非教養的本意呀
我們都希望孩子自動自發,做到本份。

本份之於教養,是希望能引導從他律到自律,由適時提醒到自動自發。在教養過程中,學習完成本分的這件事,如果被過度獎勵推動著,那孩子就不容易學到要為自己負責,相反的適時鼓勵引導增強內在動機,則可以讓孩子在過程中累積有能的成就感,為自己能做到喜悅,延長能力且學習為自己負責。

孩子是透過經驗感受來學習的。
孩子在現實與想像慢慢釐清的成長過程中,很多時候感受是模糊的,連結也沒有邏輯,可能認知是:「我有想要的東西能開心得到,那是父母愛我的證明!」在成長路上,如果要做到什麼目標,才有什麼禮物,好像也經驗著父母對我的愛是有條件,而「我得努力,必須做到他們眼裡認可的好,拿證明換取才足以安心,不然我就不值得被愛了」。

獎勵制度的禮物,期待孩子努力換取
值得肯定的是挑戰任務,但不是本份。

關愛可以是語言表達、肢體擁抱、暖心協助、照料三餐提供甜點、精心親子時光等等,但愛不該被有條件的要求。

「本份」完成既滿意也被肯定,不需要獎勵,
「關愛」能以各式表達和感受,不需條件換取。
-
溫柔而堅定,有界線而不寵溺
一起讓孩子在豐盛的關愛中成長。

留言